赤峰九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
CHI FENG JIU LIAN MEI HUA YOU XIAN ZE REN GONG SI

趙英民:大氣污染成因復雜 可從三個層面看待此問題

發表時間:2017-03-14 11:52

 近日,環境保護部召開新聞發布會,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在發布會上表示,關于大氣污染的成因和來源解析,一直是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焦點,近期組織了多個權威的專家團隊,對污染的成因,也是達成了一致的科學共識。污染成因這個事情,應該理性的、科學的從三個層面上來看這個問題。

 趙英民指出,從宏觀層面上來看,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,不合理的產業布局,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,以及機動車保有量的快速增長,生活方式等等方面,使得目前大氣污染物的排放總量,遠超過環境承載力。這是大氣環境質量仍然不盡如人意、重污染天氣頻發的根本原因。

 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,京津冀晉魯豫國土面積占到了全國7.2%,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占到全國30%左右,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4倍左右。進入采暖期以后,城鄉居民的供暖,農村散煤燃燒取暖的排放,使得大氣污染物在已經超載的基礎上,還要再增加30%。同時冬季不利的氣象條件進一步加重了霧霾嚴重程度,受全球氣侯變化的影響,近年來我國北方地區,冬季靜穩、小風、高濕及逆溫天數明顯增加,去年入冬以來,我們正在經歷一個近20年來污染物擴散最為不利的氣象條件。剛才我講了,不利的氣象條件也導致二次轉化,生成更多PM2.5,加重了污染的程度。

 治理大氣污染治本之策還是要調整偏重的產業結構和不合理的布局,逐步的改變能源結構,落實生態文明建設任務,推動全社會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生活方式。從這個意義上講,《大氣十條》提出的主要任務就是針對解決大氣污染問題的治本之策,加快化解過剩產能,淘汰落后產能,推動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的調整、優化,不斷加大環境執法力度,倡導全社會共同參與,形成綠色的生活方式。解決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通過長期不懈的努力,只有通過這些方面的改變,我們才能從治本的角度、從源頭上徹底解決大氣污染問題。這個是從宏觀層面上講,導致大氣污染的原因。

  趙英民強調,從中觀層面上看,每個城市由于它的產業結構、能源結構,還有發展的階段不同,所處的地形、地貌和大氣擴散條件也不同,所以在不同城市之間導致污染的成因也存在比較大的差異。比如說機動車污染方面,北京市和上海市機動車相對占比較重,達到30%左右;石家莊機動車污染占比大概是15%左右。在燃煤污染方面,石家莊燃煤占到了28.5%,北京和上海分別占到了22.4%和13.5%。2014年以來,北京、天津等35個城市采用國際通用的受體模型、源清單、空氣質量模型等科學方式,開展大氣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。中科院、工程院組織專家進行評審,基本掌握了各個重點城市大氣污染來源和構成。當然,隨著大氣污染治理工作的推進,即便是已經搞清楚了來源的這些城市,仍然會發生變化,因為過去的污染源我們治理了,那么當地污染成因就會發生變化。因此源解析,即大氣污染成因的研究工作,是一個持續的工作。從中觀尺度講,不同的城市,不同的時期,它的污染成因是不一樣的,不能一概而論,要不斷地開展源解析工作。

  從重污染天氣過程來看呢,應該說每一次重污染天氣過程,對于同一個城市,由于氣象條件不同,污染物組成不同,重污染天氣的發展情況也會有不同。為了準確掌握重污染天氣的成因,環保部去年建成了大氣顆粒物組分監測網,目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15個超級站實現了聯網,傳輸通道重點城市每天進行手工采樣分析,建設了31個激光雷達站、9個單顆粒源解析站點,開展移動走航觀測,在保定、廊坊和北京還布設了大量的微型監測站點,可以實時辨析各地污染來源、跟蹤污染團走向。因此在中觀尺度上,特別在京津冀區域,污染團走向、成因也是比較清楚的。

  趙英民進一步指出,在微觀層面上,大家知道大氣污染物在空氣中有十分復雜的化學反應,而且生成大量的二次顆粒。這其中的科學規律,人們在不斷認知當中,所以有些專家,就自己的研究領域和治理技術領域,對重污染天氣的成因提出見解,由于觀測的角度、研究重點不同,所以得出的結論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。對于這些研究結論,環保部組織專家逐一進行研究,一些科學結論已經在工作中予以采納。

會員登錄
登錄
我的資料
我的收藏
留言
回到頂部